北京市日坛中学开学典礼暨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
发表日期:2024-09-03 来源:作者: 9月1日,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中部隆重举行“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2024—2025学年度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办公室主任高福,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张兵,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科学传播处副处长王晓磊、高级业务主管韩博,北京市少年宫副主任王君卓、科技活动部副部长孙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士嘉实验室教授刘沛清,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马丽丽,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基教一科副科长赵洁,CBD管委会副主任宋伟杰,朝阳区建外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一凡,建外派出所所长董政,光华里社区站长张伟,学校党委书记金云峰、校长李克明、副校长蔡向文、郭素双、周文出席活动。
在激昂的乐声和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学校迎来了新加入日坛大家庭的近520名高一新生、香港DSE课程班和初三贯通班的同学们。
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李克明校长的致辞吹响了新学年奋斗的号角。他总结了过去一学年学校在教育教学成果,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各类奖项等多方面的发展与飞跃。他对拼搏进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对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表达感谢。他表示,2024-2025学年恰逢新中国建国75周年,希望同学们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增长才干、锤炼品格,追求真理、永攀高峰,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今年是第40个教师节,希望全体日坛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培养祖国建设之栋梁奋斗不息。
教师代表张威为同学们送上新学年的祝福,并代表全体日坛教师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她对教师们提出呼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教育家精神,为每一位学子搭建广阔的平台。面对新时代,科技对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师生携手,凝心聚力,希望同学们不断提高个人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教兴国使命奉献力量。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在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下,许多同学勤于钻研和创新,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比赛,赢得了国家、市区级各类奖项和荣誉。高中部主管副校长周文宣读表彰决定,领导们为获奖同学们颁奖。
获奖学生代表孙亦乔、陆士嘉实验班学生代表赵鑫雨讲述属于他们的科学创新故事,老师们的指导、比赛的锻炼、研学的充实经历,让他们收获许多珍贵的经验和感悟,身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他们表示将始终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对知识和梦想的追求,努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用一首悠扬的歌曲《奔向你》,唱出了航天人无畏探索、永攀高峰的精神,在场师生跟随着美妙的歌声,感受航天人一次次突破天际的壮丽瞬间。
高福院士及领导嘉宾一行参观了日坛中学科技教育展,同学们向领导嘉宾们介绍了自己制作的纳卫星、海绵中轴线模型、星球车、环海南岛铁路线、海洋灾害创意画等各类成果,高福院士和同学们热烈讨论交流,并邀请同学们未来参观中科院“智慧火花”实验室。
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共同主办。活动以科学家的科学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同时用科学家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活动面向京津冀、内蒙、新疆、西藏部分学校全程直播,共计7万余名师生在线观看。
张兵调研员对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谈了两点建议,一是发挥科教一体的协同优势;二是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通过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学生感受到国家科技的进步,体会科研的乐趣。
高福院士为同学们带来开学第一课《立大志 科学报国 树雄心 建设中华》,他从“科技报国是几代人的努力”“强自身建设国家为民服务”“微生物与人类及疫苗贡献”三方面与同学们分享、沟通和交流。他期望同学们抓住科学革命的契机,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指挥行动,勇于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他推荐同学们认真阅读《论科技自立自强》一书,创新思维、自立自强,只争朝夕。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提问,高福院士一一耐心解答。讲座后,高福院士向同学们赠书。
整场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日坛学子的爱国情怀,更坚定了他们科技报国的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科技筑梦、强国有我,要将聆听讲座后的收获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